清除同盟需要综合运用军事打击、外交策略和资源控制等手段。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同盟的成员分布和实力构成,通过侦察手段获取敌方城市的防御布局、兵种搭配和资源储备情况。掌握这些信息后,制定分阶段打击计划,优先削弱对方的核心成员或资源产出城市。军事行动应避免正面强攻,采用分割包围、切断补给线等战术逐步瓦解敌方防御体系。
军事行动的核心在于兵种搭配与战术协同。面对同盟的联合防御,需合理配置坦克、炮兵和步兵比例,重型装甲单位用于突破防线,机动部队负责迂回包抄。同时利用地形优势,在河流、桥梁等关键节点设伏,限制敌方增援。空中单位可对敌方后方进行打击,干扰其资源生产和部队集结。作战过程中需实时调整战术,根据战场变化切换进攻重点,避免陷入消耗战。
通过与其他非目标同盟建立临时合作关系,形成多方向施压态势。可采取远交近攻策略,与远离战场的势力达成互不侵犯协议,集中力量对付主要目标。必要时散布虚假情报,诱导敌方误判战场形势。瓦解目标同盟内部信任也是有效手段,例如策反其边缘成员或制造资源分配矛盾。
在军事推进的必须占领或摧毁敌方的油田、铁矿等关键资源点,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。己方需提前储备大量补给物资,确保部队在长期作战中保持战斗力。利用战时经济等策略卡可临时提升资源产出,但需注意使用时机以避免浪费。城市防御体系需同步加强,防止敌方反扑时遭受重大损失。最终阶段需彻底瓦解同盟的组织结构。通过连续攻占主要成员城市,迫使其退出联盟或失去作战意志。占领后的城市应立即部署驻军并修复防御设施,防止残余势力反攻。清理战场时优先收缴敌方遗留的高级军备,同时统计战果以优化后续战略。整个过程中需保持情报监控,及时应对敌方可能的重组或反扑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