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力是武将的核心属性之一,直接决定兵刃类伤害的输出强度。它既影响普通攻击的杀伤效果,也作用于依赖兵刃伤害的主动战法及突击战法。高武力武将在触发连击、群攻等效果时能造成更显著的爆发性伤害,尤其在对抗低统帅目标时优势明显。需武力仅强化物理输出,对谋略型战法无增益效果,因此队伍配置需结合统率、智力等属性实现攻防平衡。

武力属性在实战中的价值体现为输出效率的提升。武力型武将通常承担主力输出职责,其属性成长与战法联动能形成压制性火力。例如突击型武将在高武力加持下,配合突击战法可快速削减敌方兵力;而具备群攻特性的武将则能通过武力放大范围伤害的战场影响力。但武力增益存在边际效应:基础武力较低的武将通过战法堆叠武力时收益较高,而基础武力极高者则更适合搭配直接增伤类战法以实现输出最大化。
武将定位直接关联武力加点的优先级。纯输出型角色需最大化武力值以发挥战法威力,例如携带横扫千军、避实击虚等高伤害率兵刃战法的武将。但极端武力加点可能导致防御薄弱,因此部分兼具输出与承伤职能的角色(如自带嘲讽的武将)需适当分配属性点到统率。兵种适性对武力有修正作用:S级适性武将可获得额外属性加成,进一步放大武力收益。在对抗策略上,高武力队伍对低速谋略队更具压制力,但面对高统率队伍时需依赖破防战法或属性差建立优势。

通过扫荡野地、攻城等战斗行为提升武将等级,是基础武力增长的核心途径。城建系统中的兵营升级可提高带兵上限,间接强化兵力对武力加成的系数;君王殿等级则解锁更高级的盾兵营、骑兵营等专精建筑,提供兵种属性修正。战法配置方面,刚勇无前、奋突等战法能直接提升武力或兵刃伤害率,而乘胜长驱等叠加型增益可与武力形成乘数效应。装备锻造中的武器属性词条亦为可选补充手段。

实战中需综合计算属性差机制:我方武力减去敌方统帅值的差额,直接影响最终兵刃伤害。因此对阵高统队伍时,可选用降低统帅的战法(如破阵摧坚)或利用兵种克制(骑兵克盾兵)来突破防御。武力型阵容需避免与藤甲兵等高物防队伍正面交锋,转而发挥其速攻优势压制谋略队。持久战中,通过减伤战法保护武力核心、利用倒戈等效果维持续航,亦是关键策略。